聯係我們
      工作時間
  • 周一至周五:09:00-17:30
  • 周六至周日:10:00-16:00
      聯係我們
  • 服務熱線:010-86462847
  • 手機號碼:18610059928
  • 信箱:chzz@kmchuangying.com
  • 公眾號:chzhanzhu
  • 阿裏旺旺:华体育网页版登录入口
開創世界更加美好的未來——推動完善全球人權治理的中國貢獻
2023-06-16 07:44:21 122709
  • 收藏
  • 管理

    新華社北京6月15日電題:開創世界更加美好的未來——推動完善全球人權治理的中國貢獻

    新華社記者葉書(shu) 宏 謝彬彬 喬(qiao) 繼紅 李潔

    嗬護人的生命、價(jia) 值、尊嚴(yan) ,實現人人享有人權,是人類社會(hui) 的共同追求。

    中國共產(chan) 黨(dang) 自成立之日起,就團結帶領各族人民為(wei) 爭(zheng) 取人權、尊重人權、保障人權、發展人權而不懈奮鬥。如今,中國成功走出一條符合本國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,實現了人權事業(ye) 的全方位發展,不僅(jin) 書(shu) 寫(xie) 了本國促進和保護人權的壯麗(li) 篇章,也為(wei) 推動世界人權事業(ye) 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。

    (小標題)豐(feng) 富人類人權文明形態的中國智慧

    辦好自己的事,是中國參與(yu) 全球人權治理的底氣所在。

    從(cong)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(hui) ,到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(ti) 係、社會(hui) 保障體(ti) 係、醫療衛生體(ti) 係;從(cong) 不斷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,到完善對少數民族、婦女、兒(er) 童、老年人、殘疾人等特定群體(ti) 權益的平等保障和特殊保護;從(cong) 讓天更藍、山更綠、水更清,到讓百姓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成色更足……這是最大的人權工程,也是最好的人權實踐;這是中國人權事業(ye) 的新篇章,也是世界人權事業(ye) 發展的新典範。

    ——人民至上是人權事業(ye) 發展的道義(yi) 根基

    “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”,是當代中國人權觀的凝練表達。

    中國堅持以人民為(wei) 中心的發展思想,把增進人民福祉、保障人民當家作主、促進人的全麵發展作為(wei) 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,充分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(zhong) 的積極性、主動性、創造性,讓人民成為(wei) 人權事業(ye) 發展的主要參與(yu) 者、促進者、受益者。圭亞(ya) 那前總理摩西·納加穆圖表示,中國以人民為(wei) 中心的人權理念值得各國借鑒。

    ——獨立自主是探索人權道路的必要條件

    國際進步組織主席、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教授漢斯·科勒說,沒有國家可以將自己的文化傳(chuan) 統、價(jia) 值觀念強加於(yu) 人,也沒有國家可以迫使別國改變生活行為(wei) 方式,各國有權按照本國實際安排各項權利實現的優(you) 先順序。

    中國人權發展道路,是中國共產(chan) 黨(dang) 帶領人民獨立自主探索開辟出來的。中國堅持將人權的普遍性原則同中國實際相結合,從(cong) 本國國情和人民要求出發,推動人權事業(ye) 發展,確保人民享有廣泛充分、真實具體(ti) 、有效管用的人權。人權實踐的“中國樣本”,打破了西方人權“一元論”,彰顯了這樣一條真理:走符合國情、自主建設的人權道路才能行得通、走得順、為(wei) 人民所滿意。

    ——全麵協調是推進人權事業(ye) 的重要原則

    統籌推進經濟發展、民主法治、思想文化、公平正義(yi) 、社會(hui) 治理、環境保護等建設,全麵做好就業(ye) 、收入分配、教育、社保、醫療、住房、養(yang) 老、扶幼等各方麵工作,在物質文明、政治文明、精神文明、社會(hui) 文明、生態文明協調發展中全方位提升人權保障水平……以係統思維規劃人權實現路徑是中國人權實踐的鮮明特色。

    2019年來華參加“南南人權論壇”的莫桑比克前外長萊昂納多·桑多斯·西芒坦言:“我非常感謝中國與(yu) 我們(men) 分享如何以全麵協調的方式推動享有人權,在國家整體(ti) 發展框架下保障全體(ti) 公民的政治經濟社會(hui) 文化權利。”

    ——可持續性是人權事業(ye) 發展的應有之義(yi)

    中國政府完整、準確、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,在發展中使廣大人民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更加充實、更有保障、更可持續。

    “法治是人權最有效的保障。”從(cong) 編纂民法典到製定《法治中國建設規劃(2020-2025年)》;從(cong) 推進司法體(ti) 製改革到全麵推進法治社會(hui) 建設……中國堅持全麵依法治國,將尊重和保障人權置於(yu) 社會(hui) 主義(yi) 法治國家建設更加突出的位置,為(wei) 推動人權可持續發展提供製度保障。

    發展與(yu) 法治雙輪驅動之下,中國人權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更加穩固。

    (小標題)推動世界人權事業(ye) 發展的中國力量

    多年來,中國是全球人權治理體(ti) 係的共同建設者,更是增益世界人權事業(ye) 發展的行動派,為(wei) 實現“人人得享人權”的世界願景貢獻了實實在在的中國力量。

    這是助力發展中國家走出困境、夯實全球人權保障發展之基的中國力量——

    以合作促發展、以發展促人權,這是攜手推動世界人權進步的中國路徑。

    “一帶一路”倡議提出十年來,拉動了近萬(wan) 億(yi) 美元的投資規模,形成了3000多個(ge) 合作項目,為(wei) 沿線國家創造了42萬(wan) 個(ge) 工作崗位,幫助4000萬(wan) 人擺脫貧困。無數“連心橋”“繁榮港”“幸福路”,生動展示合作發展、聯動發展所蘊含的巨大力量,為(wei) 億(yi) 萬(wan) 民眾(zhong) 解鎖幸福生活的密碼。

    2021年9月,習(xi) 近平主席在聯合國大會(hui) 首提全球發展倡議。這一國際公共產(chan) 品切中世界人民對和平發展、公平正義(yi) 、合作共贏的現實需求,一經提出就得到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和眾(zhong) 多國家的積極響應。

    英國48家集團俱樂(le) 部副主席基思·貝內(nei) 特更加篤定了這樣的判斷:“中國是一個(ge) 對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具有全麵願景和規劃的大國。”聯合國秘書(shu) 長古特雷斯用“正當其時”形容全球發展倡議,明確表示聯合國願與(yu) 中國就此開展合作。

    這是守護世界普遍和平與(yu) 安全、保障全球人權發展重要前提的中國力量——

    從(cong)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積極倡導者和堅定實踐者,到聯合國維和行動第二大出資國和重要出兵國;從(cong) 積極參與(yu) 國際軍(jun) 控與(yu) 裁軍(jun) 進程,到始終致力於(yu) 有中國特色的熱點問題解決(jue) 之道……今天的中國,已成為(wei) 維護世界和平與(yu) 安全的中堅力量。

    2022年4月,習(xi) 近平主席在博鼇亞(ya) 洲論壇上鄭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議,強調人類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體(ti) 。這一重大倡議從(cong) 全人類前途命運出發,為(wei) 彌補人類和平赤字、應對國際安全挑戰提供了中國方案。

    今年2月以來,中國又相繼發布《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》《關(guan) 於(yu) 政治解決(jue) 烏(wu) 克蘭(lan) 危機的中國立場》《關(guan) 於(yu) 阿富汗問題的中國立場》等文件,全球安全倡議的內(nei) 涵在中國維護世界和平的實踐中不斷豐(feng) 富和拓展。

    “中國一直是世界和平發展的堅定支持者、推動者和維護者,是國際社會(hui) 維護與(yu) 保障和平的堅定力量。”印度尼西亞(ya) 智庫亞(ya) 洲創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·蘇爾約諾說。

    這是秉持公平正義(yi) 開放包容、促進不同人權文明交流互鑒的中國力量——

    《世界人權宣言》提倡文明之間的開放包容、互學互鑒,國際人權領域的重要原則之一就是“非歧視原則”。

    2023年3月,習(xi) 近平主席首提全球文明倡議,主張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、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(chong) 突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(you) 越,倡導不同社會(hui) 製度和發展道路相互包容,在交流互鑒中取長補短,在求同存異中共同前進,奏響了文明對話的新樂(le) 章。

    “文明沒有高下、優(you) 劣之分,隻有特色、地域之別。”“在人權問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‘理想國’,不需要對別國頤指氣使的‘教師爺’,更不能把人權問題政治化、工具化,搞雙重標準,以人權為(wei) 借口幹涉別國hth华体育app。”……激濁揚清、秉公持正的中國聲音引發國際社會(hui) 廣泛共鳴。肯尼亞(ya) 國際問題學者卡文斯·阿德希爾感歎,中國在維護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和正當權利方麵始終走在前列。

    (小標題)推動完善全球人權治理的中國方案

    “國際社會(hui) 需要中國為(wei) 全球人權治理做出新貢獻。”在國際民主律師協會(hui) (法國)駐日內(nei) 瓦代表米克爾·薩維亞(ya) 看來,中國厚重的曆史文化傳(chuan) 統能夠為(wei) 全球人權治理帶來新思路。

    ——命運與(yu) 共是推動完善全球人權治理的前途所在

    2017年1月18日,習(xi) 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日內(nei) 瓦總部發表主旨演講,係統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(ti) 重要理念。這一重大理念突出共榮共惠、共建共享、平衡包容、和平共生的時代追求,強調共同人權、全體(ti) 人權,對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人權治理體(ti) 係具有重要指導意義(yi) 。

    截至目前,這一理念被十餘(yu) 次納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(hui) 決(jue) 議,成為(wei) 國際人權話語體(ti)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。阿根廷拉普拉塔國立大學國際關(guan) 係研究所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司芙蘭(lan) 認為(wei) ,這一理念超越了國籍和種族,與(yu) 聯合國人權事業(ye) 和可持續發展議程高度契合,為(wei) 困境中的全球人權治理帶來了希望。

    ——發展驅動是推動完善全球人權治理的時代要求

    將生存權和發展權作為(wei) 首要基本人權,是中國基於(yu) 自身人權實踐得出的成功經驗。印度新綜合公立大學助理教授賽卡特·巴塔查裏亞(ya) 的觀點代表了很多發展中國家的心聲:“中國在經濟發展上取得巨大成就,啟發了我們(men) ,隻有實現好發展權,每個(ge) 人的個(ge) 人人權才能夠得到保障。”

    中國基於(yu) 發展的人權實現路徑,倡導“以合作促發展,以發展促人權”理念,在全球發展進程遇阻的當下尤具深意。全球發展倡議主張以行動為(wei) 導向,緊扣發展中國家最迫切的民生需要,致力於(yu) 以共同發展促進人權共同進步,得到國際社會(hui) 的積極響應。古特雷斯點讚道:全球發展倡議對促進全球平等和平衡、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積極意義(yi) 。

    ——多邊共治是推動完善全球人權治理的必由之路

    多邊主義(yi) 是促進世界人權事業(ye) 發展的重要基礎,聯合國是全球人權多邊合作治理的主導性力量。中國的主張是,高舉(ju) 多邊主義(yi) 旗幟,捍衛國際法和國際關(guan) 係準則,以公正、客觀和非選擇性方式處理人權問題,通過平等對話來化解人權分歧,倡導聯合國主導的多邊共治,推動全球人權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演進。

    全球力量對比變化推動國際關(guan) 係民主化,發展中國家提升國際話語權的訴求顯著增強。中國支持發展中國家共同參與(yu) 全球人權治理,提升發展中國家在全球人權治理中的代表權和話語權,使全球人權治理帶來的利益由所有國家共同分享,讓全球人權治理體(ti) 係建立在公正合理的基礎之上。

    ——包容互鑒是推動完善全球人權治理的前進方向

    文明隻有姹紫嫣紅之別,絕無高低優(you) 劣之分。

    人權具有無限的發展性和豐(feng) 富的多樣性,以開放演進的思維看待人權發展、以包容互鑒的精神推動人權進步、以發展創新的態度完善全球人權治理,才是人類人權文明的正確方向。約旦中國問題專(zhuan) 家、作家薩米爾·艾哈邁德說,中國積極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(ti) ,必將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,推進全球人權治理體(ti) 係發展。

    中國的人權夢是國家富強、人民幸福之夢,也是促進世界和平發展、合作共贏之夢。中國人民願同各國人民一道,弘揚和平、發展、公平、正義(yi) 、民主、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(jia) 值,維護人的尊嚴(yan) 和權利,推動形成更加公平、公正、合理、包容的全球人權治理,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(ti) ,開創世界更加美好的未來。(完)


    上一頁:沒有了 下一頁:沒有了
    全部評論(0)
     
    網頁即時交流
    QQ谘詢
    谘詢熱線
    020-28998648
    請選擇要切換的馬甲: